全国免费服务/招商热线:
4000-1212-04
 
辩论赛‖只会抓手型的老师,都是无能?不抓手型的老师,都是骗子
如果你的孩子要学琴,你的目的是什么?让他成为朗朗,成为李云迪?
我想应该没有哪个家长抱着这样大的野心去给孩子报名学乐器,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,乐器只是孩子的一个兴趣,而不是未来的职业。就像爱因斯坦能够拉得一手好小提琴,但是他的职业是教师和科研工作者,并不是演奏家。
既然,只是想把乐器当做孩子的一个兴趣,那么在学习阶段你需要做的是,培养他的专业性,还是培养他的爱好呢?当然是爱好,只要能让孩子对这件乐器感兴趣的事情,都应该做,凡是损害孩子学习兴趣的事情,都不应该做。而损害孩子兴趣的事情中,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吹毛求疵的要求孩子各种演奏细节,其中抓手型堪称祸首,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因为畏难情绪导致放弃乐器。
乐器学习不是文化课程,不学乐器也不会升不了学,所以,如果孩子抵触情绪比较强烈,家长也不会太过勉强,怎么说,现在也是素质教育打头阵,家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孩子的想法,而如果你是一个孩子,放弃掉一门自己不喜欢的课程,换来自己更多的玩乐时间,你会不会愿意?肯定是愿意的,所以有一些孩子也乐意向父母表示:我不喜欢。然后家长可能就会流失去学画画,或者跆拳道等,于是,一个学乐器的孩子流失了。
这是琴行想要看到的吗?当然不是。而可悲的是,尽管无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都在一遍一遍强调兴趣的重要性,但是,却几乎没有琴行在尝试着真正的培养孩子的兴趣,所谓“专业”仍然是很多琴行摆在头号的宣传口号,所谓的专业也不过是用教大学生的方式来教小学生,照我看来,这样一刀切的教学方式,实在是太不专业了。当然,很多琴行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多数是属于毕业生,或者资历不够长的老师,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,可能会是一个好的演奏者,但是不是一个好老师,他们只能是他们的老师怎么教,然后再重复传达给自己的孩子,对于教学他们都没有太多的经验,更别提兴趣教学了。
而很多老师喜欢抓手型,最大的原因就是怕基础不牢固,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,但是,这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呢?有60岁的吉他技术家就表示,什么手型不手型,没有固定这一手法,他到了60岁,演奏的手型还在不断的变化,这些不到十岁的小孩子学了两年手型就动不了啦?根本不可能。
所以,“抓手型”支持派的这两个理由,根本站不住脚。
按照个人惰性来说,每一个老师都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教学,这样省事。孩子上课不认真?差不多就行了,反正未来也没有指望当音乐家。手型不对?犯不着纠正这,纠正那的,惹得孩子不高兴了,不学了,自己还要损失,但凡是孩子的要求,我都满足,用尊重孩子天性的名义给自己的教学放水。这样当老师,当然很轻松。
但是,这样真的可以吗?
很多时候,作为一个老师,传到授业解惑,孩子到了琴行,我们就需要对这个孩子负责,家长来到琴行的目的是什么,是需要琴行教给孩子一定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念,所以在教育上,不能偷懒,乐器教育和文化教育是一样的,都需要在一定阶段学习更进一步的内容,孩子从一年级上到六年级,从小学上到初中,都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,一年升一个年级,三年从初中到高中。只有按照规划走的孩子,学习才是有效的。如果一个孩子上了一年学,还需要留级才能跟上课堂内容,你觉得这样的教育会是成功的教育吗?当然不是。
而琴行老师之所以严格要求学生目的也只有一个: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,达到一定的程度,这才是对学生和家长应该有的态度。而手型就是保证孩子学习质量的一个小细节,很多老师拥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,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基础对于孩子来说重之又重,因为他们也曾尝试过不那么注重细节,结果,这样的孩子在学习效果上普遍不尽如人意,所以,最后都选择了用严格的方法来指导学生。比让学生不开心来说,更要命的是让学生学不到东西,而且现在琴行之间竞争压力也大,比较的都是考级通过率或者其他之类可以量化的东西,如果孩子不能出成绩,那么你要怎么才能从你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?家长可不会在乎孩子在你这学得开心不开心,只会在乎,别人孩子都过了六级了,怎么在你这里学了那么久,还是四级?你们的教学水平不行,他们才不会认可你“寓教于乐”的理念,只看结果。
别看音乐教育对于孩子的升学不起到任何作用,但是音乐教育和文化教育一样是严肃和认真的,需要老师、学生和家长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,让孩子既能玩到,也能学到当然是最好的状态,但是,对于技巧性的学习来说,这两者肯定是有冲突的,想要学,就玩不了,想要玩,就学不了。作为老师,当然优先选择让孩子学,其次才是让他们快乐的玩。学任何一个技能都没有捷径,让学生痛快玩的老师都是骗子。
 
版权所有@霍夫乐器(中国)
联系我们 | 关注博客 | 二维码 | 在线咨询